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建共享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我国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处理好民族关系始终是国家政治生活极为重要的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好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56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要激发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合力,让各族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优势。多元一体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强调“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优势和有利条件。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大交融、文化大交流都会带来社会的大发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共同培育、继承和发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巨大优势,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觉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力量。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体现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自觉。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兼收并蓄,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近代以来,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中,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似乎形成了某种传统文化的断裂,但实际上,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融于血脉,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以及天下观和价值观里,是抹不去也断裂不了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现代化进行了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懈奋斗;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动中华民族从文明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性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自觉。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底色,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第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国体,这是历史的选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要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第三,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要顺应大流动大融居的大趋势,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要进一步缩小民族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强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第四,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这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来源:中国民族报;作者:李培林)